【電影|客製化女神Ruby Sparks】愛情,完美並不美/影評心得

【電影|客製化女神Ruby Sparks】愛情,完美並不美/影評心得


  2012年上映的《客製化女神》雖然看似跟上愛情片潮(前後有《戀夏500日》、《真愛挑日子》、《真愛繞圈圈》等片),然而片中所探討的主題其實不僅是「愛」,更多是關於「自由」、「差異」。這篇文章是有關於電影《客製化女神》的影評心得與角色、劇情簡介,不想被雷的人現在可以轉台囉
阿對了,我沒有選大家比較常見的那個海報,那張太醜了。

一百種女神的樣貌:夢中情人出走夢中


  來,阿咪老師音樂請下:「豪~想知道~你的一百分會給怎樣的人~」是的!你的理想情人是什麼樣的人呢?雙眼皮?酒窩?長腿還是小隻馬?一百種人就會有一百種不同的理想情人。《客製化女神》中的男主角Calvin(保羅.達諾飾)是年少有為的知名作家,但不擅長社交,還有持續穩定諮商中的心理輔導醫師。男主在撰寫第二部作品時感到挫折,枯竭乾枯無靈感一部分照映出他空虛的心靈。此時,他的夢中出現了一個模糊的身影,他們交談,氣氛愜意而自然。夢醒後,Calvin文思泉湧,他以打字機飛快地舖織出以夢中女子為主角的作品,並為她建構出複雜而縝密、彷如真人般的個性與背景(例如居住過許多城市、主修藝術、曾和美術老師傳過緋聞等,總地來說男主就是喜歡一個鬼靈精怪有主見但又美麗只愛他的俏皮可人兒?MPDG*?)(忍不住吐槽:看到這邊真心覺得男主好魯啊!魯味飄出來啦!)


  好地,總而言之Ruby(柔依.卡山飾)就活生生地出現啦!以Calvin書中所描寫的姿態,出走夢中。其實這邊觀眾一直都是迷惑的,我們跟隨著電影中的視角,與男主一起釐清女主究竟是真實存在的個體?或是只有男主才能見得到的幻影?直到男主的哥哥和我們一同見證Ruby、並確認了Ruby與那部打字機鍵出的文字間的關係後,我們終於能夠證實:Ruby是確實存在的,而Clavin則擁有透過書寫作品內容來控制Ruby的神奇能力。

契合與磨合:個體間的差異才是愛情吸引人之處


  CalvinRuby回老家似乎是一切的轉捩點。經歷好一段熱戀期後,在本該以為會是最契合的時刻,兩人意識到了終究存在的差異。即使RubyCalvin一字一句形塑出來的,然而在小說並未提及的部分,都是Calvin未知的領域。這其實也可以套用到現實世界的每個人身上,也許今天出現了一位與你擇偶條件80%相符的對象,剩下相異的20%或衝突、或無礙,仍然是兩人要共同面對、磨合的課題。
  一趟回老家之旅,彷彿真的把兩人之間的粉紅泡泡都吹回老家了。Calvin整趟假期都埋首書中,也許是他回到了最自在的地方,因此更恣意做自己想做的事。然而卻沒有顧慮到Ruby的心情(雖然Ruby和他的家人都相處融洽,但還是不一樣!)(Ruby心裡應該想:我能跟你媽相處是我的本事啊!但你還是不能把我丟在這邊吧喂!)
  離開老家後Ruby也認為自己的生活不能只有Calvin了,以他為重心的生活著便是漸漸失去社交能力、失去自我。因此她向Calvin提出想去畫室學畫、一周當中有一天回自己家睡。隱約感受到改變的Calvin於是不安,他不喜歡獨立的Ruby,獨立而不受控的Ruby對他而言,彷彿是在暗示著:「沒有你我自己也能過得很好!」

  我又忍不住要來插嘴,其實有時候並不是自己睡或一起睡的問題,我想Ruby應該是需要一點私人空間,來讓自己保持「原來的樣子」。我有一個朋友戀情總不長久,也不是她見異思遷,每一任交往對象都是認真愛過的。但就像激情退去後的尷尬滯悶,有一天她看著身旁那個他的臉,就能夠忽然覺得自己完全不愛他了,好似從什麼迷魂蠱中醒來,不愛就是不愛了。結果她現正交往中、交往最久的對象是我們當初一致不看好的香港仔,每個月見面時就是熱戀小倆口愛來愛去、分別時又生離死別般哭得死去活來。這其中她有轉性了?沒有。他符合她擇偶條件99%嗎?也沒有。唯一的關鍵就是——「距離」。距離能產生美感不是亂說的,余蓮(Jullien)一輩子都在研究中國東方的這種距離美、模糊美,你如果說這是亂說的他會哭。Anyway,有距離才有空間、有空間才神秘、神秘才饒富情趣,所以有時候相見不如懷念(這句話學起來媽媽問你這學期為啥都不回家時很好用)。

  回到焦慮又魯的男主身上,因為Ruby突然有了一自己的社交所以不安的Calvin終究是忍不住又出那稿,下「Ruby is miserable without Calvin.」這串文字像般立馬奏Ruby了,但心,過度依賴讓Calvin也受不了。於是,Calvin悄悄修正:「Ruby is happy.」然而此舉卻 Ruby過動到不行,Cavlin只好輸入:「Ruby was just Ruby, happy or sad, however she felt.」也因此,Ruby的行為完全照著自己的喜怒,終於在作家群的宴Calvin翻、正視問題的

全然的操控幾近羞辱,其實似曾相似


  兩人的磨合歷程來到了最衝突的階段,Ruby發現自己是操之在Calvin之手的魁儡,一整段激烈而有張力的演出相信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alvin發了狂似地不斷鍵入指令,讓Ruby離不開他身邊、讓Ruby稱讚他是個天才、甚至讓Ruby學狗叫……最後,讓Ruby說愛他。逐漸加快的電影節奏讓畫面以蒙太奇手法不斷切換,隨著Ruby不間斷的話語聲讓觀眾越來越緊繃,最後終於在逼近極限之後,一切軋然而止。
寂靜了好一陣子,Calvin伸手,一字一句地鍵入:

As soon as Ruby left the house, the past released her. 
She was no longer Calvins creations. 
She was free.

可以想見Calvin鍵入這段話時的心碎與後悔,我認為此處所隱喻的,是人們有時因為愛、因為不捨而勉強自己配合另一半的要求,或為了維持感情強迫自己改變。在現實生活中或許沒有一台神奇打字機來強硬地控制對方的行為,然而爭吵時所說出口那些傷人的言語、情緒勒索般的言論,其實也是在綁架、要求對方「變成我愛的樣子!」但請別忘了,使你們相愛的,是彼此最原初的樣貌。

Can we start over?」善意而美麗的結局。


  我認為這部片的轉折猶如男主角所經歷的心靈狀態。整體而言,在前半段鋪陳男主個性與困境時稍稍乏味,然而此處的鋪陳確實必須。慶幸的是女主隨即出現,為男主與本片帶來歡快活潑的氛圍,男主的心理狀態也有了明顯的改變。結局時與Ruby長相神似的女子無意間向Calvin說出了一句:「Can we start over」或許是編劇(Ruby本人)埋下的善意謊言,畢竟我們都知道,在現實世界裡,很多感情再也沒有重來的機會了。

最後還是要說一下,Ruby不穿奇怪的紫色襪子真的好很多。

*MPDGRuby能夠被歸為MPDG的典型嗎?

  想一想還是必須討論一點點的MPDG,因為蠻多《客製化女神》的影評都曾提及。
Manic Pixie Dream Girl,由Nathan Rabin(看完《伊莉莎白小鎮》後)提出的女性角色定型論,指出MPDG的存在是為了輔助在困境(不論身心靈)中的男主角重新找回人生方向、幫助他成長的女性角色。MPDG在性格的表現上總脫離不了「叛逆」、「率性」、「調皮」等鬼靈精類型的框架。
  在台灣我看過有人將其翻譯為「療癒系女孩」,但其實好像並不太符合原意,其實我更多時候覺得可以把她們稱為「傷害系女孩」吧哈哈哈,他們用超脫常理的、自己的一套方法,在男主角的生命中給予他不曾有過的人生經驗,這個人生經驗可以是傷害、是遺憾、是什麼都無所謂,但最後男主角會成長(變成更好的大人?),走出困境然後繼續往後的人生。有一篇黃頌朗的文章中曾經提到:


女性主義者認為這種角色過於空洞膚淺,女性成為男性重新振作的工具,卻沒有更深入的角色背景,去解釋她的為人和性格。可是非每套電影也是陷入這種角色定形之中,Ruby Sparks 將作者與虛構完美女角的關係帶到觀眾面前,男主角是作者,而女主角是其筆下的MPDG,她性格上的無知與衝動由男作者所賦予,到最後男作者更有能力一邊寫書時改變女角色的行為和思想,就更突顯這個歪曲的關係。

Ruby的個性全然是由Calvin所創造,她的叛逆、率性、調皮也都是Calvin賦予的,這樣還算皮嗎?
我不知道怎麼結束這個話題,所以只好用老招:看完上面,你覺得Ruby可以算是MPDG嗎?

0 意見:

張貼留言